海参的人工养殖
海参的人工养殖
虾池养殖
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虾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 利夏眠与越冬。
严禁施用化学消毒药品、向虾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 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日交换量在10%~15%。
海上筏式养殖
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养殖时一般采用鲍笼、扇贝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 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程度。
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海底沉笼养殖
选择潮流通畅、风平浪静、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为圆形,也可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 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疾病防治
海参媲美人参拥有比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而且拥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海参成为了许多创业者的选择门道,海参在养殖过程中发生涡虫病有什么症状及诊断的方法呢?
[病原] 腹足类现有16属33种,其中内寄螺属6种,巨穴螺属5种,瓷螺属4种,其余13属,各1~3种。
[症状] 腹足类寄生在刺参的体表、体腔、消化道、呼吸树等组织器官。深海豆怪螺(Pisolamia brychius)寄生在变梦参(Oneirophanata mutabilis)上,深海豆怪螺用吻吸附在变梦参的体表,并用吻刺入刺参的体壁,穿过体壁达到体腔,用吻突从寄生组织、体腔、血液中摄食营养,在吻穿入体壁的部位出现肿块。
[诊断] 取病参的组织进行镜检发现病原体即可诊断。
国家禁止用盐捉竹节蛏 蛏子有寄生虫吗
蛏子中常见的寄生虫是:食蛏肠泄吸虫,一种会导致蛏子大批量死亡的寄生虫,野生的蛏子直接和外界接触,有可能会被感染。
人工养殖的蛏子会定期进行驱虫和除虫的操作,以确保蛏子的产量,因此人工养殖的蛏子一般没有寄生虫。
贻贝的人工养殖
荷兰很早以前就采用海底播种方法养殖贻贝。这种方法管理简便,成本较低,但贻贝生长较慢,且易受敌害侵食。1235年法国开始在潮间带与低潮浅水区采用篱笆式养殖法,使贻贝脱离海底,生长较快,同时篱笆桩基部设有防止底栖水生动物爬到桩上的设施,可避免敌害侵袭。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用筏式养殖贻贝,不仅大大扩大了可养海区,更有效地防止了敌害,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贝的质量,从而成为主要的养殖方式。
贻贝养殖主要分自然采苗(或人工育苗)和养成两个阶段。养殖用苗主要来源于自然采苗,即在贻贝繁殖季节选好采苗海区,设置浮筏,适时投放悬挂采苗器(附苗器),让海水中的贻贝幼虫变态后及时附上长大成苗,为养殖生产提供大量苗种。此法易受气候海况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每年附苗量丰歉不定。在自然苗源严重不足时,除从外地移苗外,可借助于人工育苗。养成方式可分为插桩式、底播式、篱笆式及筏式等。当今以筏式养成为先进,中国一般在养成海区设置延绳浮筏,将分包移至养成绳(1.5~2米长)上的贝苗,分挂在浮筏上养成(绳间距约 0.5米)。此外还可将贻贝与、等套养或间养,以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贻贝分苗后经半年或 1年即可收获。收获时将成串的贻贝从养殖浮筏上解下,集中装运鲜销或加工。
带鱼可以人工养殖吗
在2017年,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已经尝试人工养殖带鱼成功了,但是这仅仅说明带鱼可以人工养殖。
但是在目前为止,并没有大量的人工养殖带鱼上市。这主要是因为成本的制约。大规模人工养殖带鱼需要投喂大量的饲料,对于环境要求也非常高,需要比较多的人力物力,导致人工养殖带鱼的成本比捕捞野生带鱼的成本要高很多。
海参怎么分辨好坏 选购海参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在目前的市场上,海参存在两种,一种是野生的海参,一种是人工养殖的海参,正常的野生海参在足会比较大,并且非常的厚实,足也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如果是人工养殖的海参,足就会比较少,并且相对于野生海参来说,足的力量并不会那么大,而如果是假海参的话,足就会非常的少,因为一般劣质的海参足都会存在一定的缺失。
首先来说明一下野生海参以及人工养殖海参,这两类海参的沙嘴会有一定的区别,那就是野生海参的沙嘴会比较大,并且比较坚硬,并且比较齐全,如果是加工过的话,优质的海参沙嘴是内翻的,而如果是质量比较差的海参,或者说是假海参的话,其沙嘴看起来就会是残缺不全的或者说是内翻的。
还是需要知道野生海参与人工养殖海参的区别,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海参,海参的肉质都会比较的紧,只是野生海参在肉质的感觉上会更加的硬,但是如果是假海参的话,肉质就会比较松散,原因可能是生长年限不够,也可能是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损害。
如果是优质的海参,形态是两头尖然后中间粗,而如果是质量差的海参,那么海参的形态可能会比较差劲,就是看起来是五官不正的感觉。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海参的价格,一般来说,假海参的市场售价会比较低,很多消费者就是吃在了占便宜的亏上。
海参的价格
海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海鲜产品,在国内海参产品市场,海参养殖、加工企业鱼目混珠,各类产品良莠不齐,行业缺乏统一标准,难辨优劣。
消费者如果不懂得如何鉴别海参优劣,选择大品牌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国内做得最好的是福临门海参和同仁堂这两个大品牌,这两个品牌都是来自大连獐子岛海域的野生海参。如果是商务送礼,选北京同仁堂是最合适的,包装漂亮又有档次,价格比较贵一些。如果是家用,选福临门海参最实惠,产地正宗,质量又好。
海参的价格是个微妙的问题,传统意义上来说,野生、底播的海参价格要远远高于虾池和围堰养殖的海参价格。野生海参与人工养殖海参营养成分有着较大的差别,价格自然也差别较大。
马兰头什么季节有 秋天的马兰头能吃吗
人工养殖的马兰头秋天可以吃,自然生长的马兰头秋天不能吃。
马兰头要吃鲜嫩的茎叶,而自然生长的马兰头在秋天已经有果实的了,无论是叶子还是茎秆都很老了,所以不建议食用。而人工养殖的马兰头,每个季节都可以食用,因此秋天还是有马兰头吃的。
河豚怎么吃才没毒 人工养殖的河豚有毒吗
人工养殖的河豚有毒。
并非只有野生的河豚才有毒,人工养殖的河豚也有毒,不要抱着人工养殖毒素会小一些的侥幸心理,河豚毒素耐热,要用120°的高温煮1小时才会彻底破坏,因此,河豚虽然有毒,只要处理干净内脏,再彻底加热就不用担心有毒了。
怎么挑选海参质量好坏 海参的大小和年份有关系吗
要根据海参的养殖方式看。
对于野生养殖的海参而言,没有任何人工干预,所以海参的大小是和年份有关系的,并且年份越大的海参个头也会越大,积累的营养也会更多。
但要是人工养殖的海参,大小和年份就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养殖户为了追求更大利益,会给予海参最适宜生活的环境和充足的饵料,使海参在较短时间就长到比较大的个头,但这样的海参肉质松弛,营养也会差一些。
家庭发海参的正确方法 海参怎么分辨野生和养殖
野生意味着更少的人工参与,没有规模化的驯养,通常来说,野生海参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外观比较丑;而人工养殖的海参个头基本差不多。
野生海参是自然生长的,不受拘束,野生海参外观颜色会根据生活的环境而有深有浅,出现颜色不一的情况;而人工养殖海参的颜色基本都是一样的褐色。
野生海参生长在野外,获取食物主要靠自己,因为海参生存在野生环境中,平时需要自己寻找食物,所以野生海参背刺和两侧的刺都是一样非常粗壮的;而人工养殖海参的生长环境更加舒适,背部和两侧的刺粗细并不相同,一般会比较细长。
野生海参自然生长,而且自己猎食,所以野生海参的肌肉比较发达,食用口感也是比较筋道的,并且没有涩味,切口也是比较的细腻且整齐;人工养殖海参的口感会更软一些,有淡淡的涩味。
小龙虾寄生虫多吗
小龙虾中有可能有一些寄生虫。
小龙虾中的鳃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部位,有可能寄生寄生虫及其卵。
1、小龙虾通常是人工养殖,水源中都会投放除虫的药物,一般人工养殖的小龙虾是没有寄生虫的。
2、但是野外养殖的小龙虾有可能有寄生虫感染,因此买回来的小龙虾不能确定是不是有寄生虫。
海参哪种比较好
因为野生海参和底播海参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人工的干预,属于纯天然生长,它们生活在海里多以海藻以及海底生物为食,不会受到人工饲料添加剂的影响,并且多为自己捕食,海参的吸盘通常会更粗壮,参刺也会更多,口感和营养方面更胜人工养殖海参,另外北方养殖海参优于南方养殖海参。
现在市面上的好品质海参有个比较默认的分辨方法,那就是规格,像30头-40头的海参品质要高于60头-80头的,更加优于80-100头的;3年到10年参龄,年龄越大营养越大,年龄越大个头越大,而10年参龄的长岛纯野生纯淡干海参为最优质的海参,也是价格最高的海参。
市面上好品质的淡干海参按照常规发泡方法后,其发泡率基本能达到10-15倍左右,部分更好一点的能达到20倍发泡率,但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好品质的淡干参颜色不会一模一样,且外观一般呈现褐色、黄褐色和黑褐色,外观呈现为淡白色、淡黄色或有明显白色结晶体的产品为盐渍参。
黄鱼与湟鱼有区别
有区别
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又名黄花鱼。 小黄鱼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两种都可以人工养殖。
湟鱼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不能人工养殖。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01首先我们需要选好养殖的场所。田螺抗疾病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很强,并且田螺的繁殖速度快,因此适合养田螺的地方较多,可以是稻田、池塘和沟渠。
02然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田螺品种。
中国圆田螺:是中国常见的种类,栖息于湖泊、沟渠、池塘和稻田内;
螺蛳:为螺蛳属的模式种,在云南的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大屯湖均有分布,全年皆可繁殖;
耳河螺:为河螺属的模式种。分布于湖南和广东省。栖息于河流内。
因此可以根据养殖的产所和地域选择好田螺的品种。
03设置好田螺的生长环境。控制温度,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时,便入土冬眠。设置取食、活动的场所,在池底布置10厘米左右的淤泥。饲料,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蔬菜、瓜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