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不好怎么练太极拳

心脏不好怎么练太极拳

1、心脏不好的病人可以练太极拳,但是要适量活动,不要太劳累。

2、心脏不好的病人需要规律休息,不要经常熬夜,练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生气、避免情绪过大波动。

3、太极拳什么人都能练,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练好。至少有四种人不宜练:一是好动不好静的人,二是争强好胜的人,三是私欲心强的人,四是善于巧取方便的人。这四种人有一共同点,就是心不安。心不安是练太极拳的致命弱点,即使练,也不会出什么大的效果。

4、练拳之前必须先静身心,既要放下昨天的所作所为,又要推开今天的种种负担,还要不理会明天的阳光风雨,把心收在当下,站住身,定住神。能做到这一步,可谓练拳有门。其实,平心静气这一要领不仅在练拳前要做到,而且贯穿到练拳的整个过程,进而还要待续到练拳之后的日常生活中去。

5、练拳时,不管是练套路还是推手,身体的肌肉,关节都要松下来,只有松下来周身才会在运动中气血畅通。松者,沉也。此沉又含气沉和意沉。气沉贯全身,意沉通关节。做任何一个动作,不管是横行、斜行还是上行,都要有松沉意。松静是没有止境的,随着功夫的不同,对松静的感觉和体认不一样,一分功夫一分松静,功夫的深浅决定于松静的程度。

6、要周身协调,动静自然。从攻防角度讲,前两个要领是手段,第三个要领是目的。松也好,静也好,练拳推手,都是为了周身协调。上触下知,左触右知,一触周身都知,无突兀,无缺陷,碰到哪里都有弹性反应。这要分两个层次,一是走拳架时做到周身协调,二是与外力接手时仍旧周身协调。

7、心脏不好的人,如果心脏病发作,最好卧床休息,病情稳定下来后一周内除了下床散步外,最好不要做其他的运动,以免心脏承受不了重负,再次复发。

8、外出运动前后避免情况激动,同时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不要一下子就开始大量活动,要循序渐进的开始运动。避免剧烈项目,像游泳,快跑等。

9、运动前不要空腹,最好是饭后一小时再出去活动。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10、运动结束后,如果大量出汗要及时擦去汗,换上干衣服,注意避风,以免着凉,而且不要马上洗热水澡。

11、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

12、心脏病患者不能打全套的太极拳,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13、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14、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1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16、在进行太极拳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因为:

①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

②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

③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作。

17、心脏有病不能等到发作时才去医院,平时就要坚持服药。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最好随身携带心脏病药丸,以防止紧急情况的发生。

练太极拳能治肝病吗 练太极拳对肝病的好处

练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使血气运行通畅,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让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更有效地调节肝脏功能。

练太极拳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肝脏的修复以及肝细胞的再生,肝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练太极拳可以帮助肝病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享受太极拳练习带来的欢乐和安宁,缓解精神压力,营造积极良好的心态,从而有助于疾病的控制。


太极拳能空腹练吗 太极拳什么时候练习最好

合适自己的时间即可。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其实对锻炼效果影响很小,所以只需避开不适宜运动的时间,选择合适自己的时间即可。比如上班族晚上时间较多,可以选择晚上做太极拳;晚上活动较多的,可以选择早上练太极拳;离退休人员可以选择拳友一起运动的时间等。


神经衰弱做什么运动好 练太极拳

练太极拳要求做到动静结合,练习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全神贯注到运动中,这样大脑皮层中与运动有关的部分就有规律的兴奋,而其他部分则逐渐抑制,得到充分的休息,长期坚持练习,会使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跳绳对心脏有好处吗 心脏不好适合什么运动

慢跑或者原地跑步都有利于改善心肺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心脏对氧气吸收的效果,运动里程应该掌握在三公里左右,一个星期锻炼的次数不能少于五次,运动量每分钟心跳次数加自己的年龄达到170,最好是在下午或者傍晚进行。

快走的运动量是介于散步与慢跑之间,尤其特别适合于心脏病患者,一般快走时每小时六公里,每分钟步行一百步以上,心率要达到一分钟一百次。

心脏不好的患者可以打太极拳,这样有利于改善心脏的状况,一般来说体力较好的患者可以练老师的太极拳,体力差的患者可以练简化式的太极拳。


晨练做什么运动最好

晨练练太极

练太极讲究“天人合一“,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环境最为幽静,心绪也最为宁静,是练习太极的最佳时间。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可以有效的避免运动伤害。


练太极不宜追求高难度

关于如何学好太极拳,

一、练习中好能有的老师进行指导;

二、练习太极拳不要过量,一般一天的练习时间以不超过3小时为宜;

三、不要盲目追求腿脚功夫,应以养生为主,尤其是老年人气力不足,更不宜盲目追求高难度动作。

此外,练太极拳的佳时间是早晚。冬天练太极拳的佳时间是上午8时-10时,夏天则在此基础上往前推一个小时,此时太阳刚刚升起,练习太极拳对身体大有裨益,而晚上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则为7时以后,9时之前。董志鸿还特别提醒,冬季天气寒冷,尽量不要练到大汗淋漓,如果有汗,应及时擦掉,避免感冒。

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练习太极拳精神效益

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香港人有著正面的帮助。

太极拳论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太极倡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一切回击纯顺应对方来势,以灵巧的动作,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使来犯者失准而落败。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发挥出来,其终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败之地」罢了,绝无加害对方之意!

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过练太极拳,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失眠不用吃药做这运动镇静安神

刚过完立冬,就听身边好多朋友说:天气冷,晚上觉都睡不好了。太极拳的好处对治疗失眠有一定的作用,睡眠不好的患者在睡前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睡眠。太极拳的特点缓慢柔和,类似于给神经按摩放松,下面我们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练太极拳让初冬晚上睡得香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学,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骄傲,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睡眠,太极拳的动作柔和缓慢,改善身体的内部循环,起到预防和消除某些慢性病的功效。

实践证明,打太极拳时,人的呼吸趋于自然、细长、慢均,从而增强胸腹运动,提高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

练习太极拳对全身的肢体都有训练的作用,太极拳讲究的是刚柔相济、绵绵不断,而且由于一些动作比较复杂,需要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

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因此,许多医生在为神经衰弱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通过打太极拳来进行自我调理,加快神经衰弱病情的康复。

打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也要讲究方法,不可盲目进行。打太极拳时间的长短和运动量大小也因人而异,初学者或体质较弱者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每次锻炼20—30分钟为宜。

俯卧撑对心脏有好处吗 心脏病能做俯卧撑吗

心脏病患者不适合做俯卧撑,俯卧撑运动强度较大,属于无氧运动,,做俯卧撑时身体供氧不足,心脏负担加重,速度加快,因此俯卧撑对心脏不好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心脏病患者建议进行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等。


练太极拳能长高吗 练太极拳会阻碍长高吗

不会,太极拳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其中也没有任何阻碍长高的因素。练太极拳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不用过于担心。


太极拳功效有什么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第三,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机体疲劳。

第四,能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也正因为上述众多太极拳的保健作用,所以,时常打太极拳对许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复作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度神经衰弱,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此外,由于打太极拳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经常坚持这项运动,能防止早衰,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相关推荐

太极拳只有头部出汗 太极拳只有头部出汗好吗

不好。正常情况下,太极拳应该以微微出汗,身体稍热最好。但此时的出汗应该以全身出汗、胸背或者脚底出汗才是正常,如果身体其余部分不出汗,而只有头部出汗,则可能是由身体出了问题导致。

太极拳能空腹太极拳运动时间

每天打太极拳的时间最好一样。长期每天在一个时间段进行运动,养成规律,容易形成生物钟,使以后每日的这个时间身体能自动调节进入运动状态,激发运动欲望,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

太极拳穿什么鞋 软底鞋

太极拳动作舒缓,运动场地基本在平地上进行,所以对鞋子的要求其实不高,一般的软底鞋都可以用来太极拳

太极拳能治腰椎病吗 腰椎病怎么太极拳

太极拳要求动作准确,松腰松胯。建议选择师傅或者熟悉太极拳的人士指导,如果动作不对,随意乱扭,往往对腰部伤害更高。普通人都会如此,腰椎病患者应该更加谨慎,做到动作标准正确,才能有治疗效果。腰椎病患者太极拳应该由轻到重,动作应当轻缓,每日的拳的时间不宜过长。压腿会使腰脊紧张,没有经过十分足够的训,可能会加重腰突症状,所以建议压腿的动作少

太极拳什么时候习最好 太极拳不适宜运动时间

睡前一个半小时运动不会让你睡得更香,反而会让你睡不着。因为太极拳运动会使神经细胞呈现强烈的兴奋状态,这种兴奋在短时间内无法平静下来,从而影响睡眠质量。饭后半小时内马上打太极拳,会使血液流向肌肉和骨骼,影响肠胃的消化,并且肠胃中的食物会随运动四处震荡,对肠胃造成机械性刺激。甚至可能导致胃痉挛,引发呕吐,阑尾炎等,不利于身体。

太极拳为什么会腰疼 太极拳对腰的好处

太极拳于盘架中,腰是重要关节之一,作为枢纽联系上下身,腰劲特别重要。经过长时间太极拳习,腰部的肌肉也会增强,力量得到增长,也能端正自己的身体姿态,从而从根源上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对腰椎间盘突出也有很好的康复作用。

为什么要太极拳

1、全面锻炼太极拳的动作有几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如柔软、慢、连贯、走弧线(即圆形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都是锻炼上绝对不可忽视的法则。在这里只拿一动无有不动的特点来证明它的全面锻炼作用。太极拳在动作时,凡是全身能动的部分,都需要参加活动,所以叫做一动无有不动。它的运动量虽然较游泳为小,但在全身动作的和谐上和细致上,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可见太极拳具有全面的锻炼的优点。2、内外兼顾太极拳在锻炼时,不但肌

太极拳什么时候习最好 吃完早饭能太极拳

吃完早饭不能马上太极拳,要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进行。饭后打太极拳会使肠胃中血液减少,影响消化,并且食物随运动到处震荡,会对胃部造成刺激。太极拳属于轻度运动,要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运动最好。

每天11个动作帮助男人预防肾虚

太极是好东西,但太极并不是万能的,太极可能无法壮阳,但是太极可以使得你可以控制好射精的时间,当然了也可以防止遗精。从根本来说,想性功能强,那就首先得把身体好,只要体质好了,那性功能自然就好强,所以说太极也是这个道理。太极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气清新的公园内、树下、水边进行。经常运动可以防止男性肾虚,另外,中年男性朋友如果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跑跑步那样对远离肾虚、阳痿有一定的好处。

太极拳对人体免疫力强大的作用

近代科学证明,免疫功能退化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也是人类患病的更本原因,免疫系统正如一个城堡的防御系统,一旦免疫力下降,城堡的防御能力便会大大减弱,失去了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从而使人体患上疾病。科学实践证明,长期正确的习太极拳可以很好的提高人体免疫力,而把传统的太极拳与科学营养相结合综合调理身体,可以更好更快的恢复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调查显示,长期习太极拳的朋友,免疫力功能都有明显改善。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