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压200危险吗

血压200危险吗

血压200很危险。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病早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晚期的重要器官损害如心、脑、肾等并发症常可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压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内膜下玻璃样变、管腔变窄,最后发生纤维坏死,从而使许多脏器血液供应减少而发生病变,其中尤以心、脑、肾的损害为重。

心脏:高血压早期心脏无明显改变。长期周围动脉阻力增加,左室负荷加重,逐渐发生左心室肥厚或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脑: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从而发生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中动脉的垂直穿透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肾脏: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恶性高血压时,入球小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发生增殖性内膜炎及纤维素样坏死,可在短期内出现肾功能衰竭。

视网膜: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随着病程进展出现硬化改变,血压急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渗血和出血。

老人高血压能喝茶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喝茶可以减少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的机会。每天喝绿茶或乌龙茶120毫升以上,持续超过1年,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就比不喝茶的人减少四成以上。

研究发现,喝茶的干扰因素多偏向负面,比如让人少吃蔬果、比较肥胖、盐分摄取较多,相对的高血压危险性比较高;但是实际做出的分析发现,即使有较高的负面干扰因素,喝茶还是比不喝茶的高血压危险性要低。

综上说述,对老人高血压能喝茶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喝茶至少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但是也不能过量的饮用。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把握个度,为了您的健康,可以适当的喝喝茶,茶叶、花茶都有一定的功效。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

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人患糖尿病时,因心血管病而导致的病死率至少增加2倍。除此之外,这些病人更易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加速了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其次,高血糖还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与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有关。糖尿病患者这两种变化都有,从而使血压迅速升高,并引起严重并发症。同时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损害,包括它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更具危害性吗

是的。因为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会引起大血管与微循环的损伤,因此,可造成心、脑、肾、眼底以及四肢等器官出现并发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加速以上脏器病变的进程,两者的同时存在所产生的危害性远远超出了1+1的后果。

所以,降压治疗需要更加认真,持之以恒,并且应将血压控制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

高尿酸对身体的影响 高血压

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合并高尿酸血症,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只有30%合并高尿酸血症,以上数据及相关实验证实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因果关系。在校正传统高血压危险因素后,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约增加13%,血尿酸水平可预测高血压的发生。有报道临床降低血尿酸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亦有报道降低血尿酸可降低血压。


高血压能喝绿茶吗

喝茶可以减少高血压发生的机会。

每天喝绿茶或乌龙茶120毫升以上,持续超过1年,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就比不喝茶的人减少四成以上。

研究表明:有喝茶者的干扰因素多偏向负面,比如他们少吃蔬果、比较肥胖、盐分摄取较多,相对的高血压危险性比较高﹔但是实际做出的分析发现,即使有较高的负面干扰因素,喝茶还是比不喝茶的高血压危险性要低。

此项研究共分三组进行比较。根据统计分析发现,每天喝茶120毫升以上、未满600毫升这一组,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比不喝茶这一组低了46%﹔而每日喝茶超过600毫升这一组,发生几率更低了65%。

此外,研究也发现喝茶1年以上和10以上,效果差别不大。也就是说只要喝茶1年以上并持续下去,都有保护血压的效果。而研究对象以喝绿茶及乌龙茶为主,喝红茶的只占少数。

防高血压关键是减重

1.超重。我国成人体重指数(BMI)正常值为19-24kg/㎡,≥24为超重,≥28为肥胖。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另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者,患高血压危险大于正常者2.05倍。

可见,减重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并限制过多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糖类、米、面食类等),另一方面需要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跳舞、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各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减重还可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减少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

2.饮酒。每周至少饮酒一次,持续4年者,患高血压危险增加40%。故不饮酒或戒酒,或只适当饮低度酒,如葡萄酒每日2至3两,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3.膳食高钠盐。饮食中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因此,要限制钠盐摄入。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4.长期心理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发高血压和其他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保持心理平衡,学会释放压力,调节心态。

5.长期吸烟可升高血压。尽量不吸烟或戒烟。

6.膳食中脂肪含量高。适当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质量依次为:奶、蛋、鱼、虾、鸡、鸭、猪、牛、羊、植物蛋白(其中豆类最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高血压头晕呕吐危险吗 高血压呕吐会不会危险

危险

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或者脑梗塞的时候,就会有生命危险。

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死亡。

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


老人低血压很危险

陈大妈今年70岁了,但是由于保养和锻炼得法,身材保持得非常好。家人送往医院救治,医生说,陈大妈摔跤是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通常病人会感到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也会像高血压一样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浙江在线08月13日讯陈大妈今年70岁了,但是由于保养和锻炼得法,身材保持得非常好。“别的像我年纪的老人早就得高血压这样的富贵病了!”可是大话还没说几天,陈大妈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突然感到眼前一黑,天旋地转,身体不由自由地跌倒在地。虽然过了片刻醒过来了,但下肢股骨胫却骨折了。家人送往医院救治,医生说,陈大妈摔跤是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

“啊!低血压也这么危险啊?”陈大妈和家人感到万分疑惑。

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祝光礼提醒说,老年人切莫对血压“重高轻低”。低血压会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通常病人会感到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也会像高血压一样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

医生说,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怎样的老人容易患低血压呢?祝光礼总结说,有以下几种类型:没啥毛病,仅仅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患有贫血、急性失血、心脏病、糖尿病、胃出血、中风等病症的老人;服用降血压药过度引起的药物性低血压症患者。

祝光礼建议低血压老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平时多吃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适当饮茶,例如用肉桂、甘草和人参泡开水当茶饮;起居中应注意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些;因其他疾病求医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低血压,以避免使用明显降低血压的药物。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一、高血压前期危害

1、高血压危害之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高血压危害之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3、高血压危害之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4、高血压危害之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5、高血压危害之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二、高血压中后期危害

1、高血压危害之对血管的损害: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现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2、高血压危害之对心脏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脑部常见脑出血和脑梗塞。使肾萎缩,然后导致肾功能衰竭。

相关推荐

血压有14大危险症状

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

血压哪些症状最危险

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越来越多。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的胆固醇量过高,大量饮酒,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等,都是高血压患者逐年上升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季节更替之时,更是需要时刻密切关注血压情况,保持血压的稳定。那么,如何调节高血压摆脱病症折磨呢?我们来听听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中心专家顾菊康的建议。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易患的疾病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在人群中的知晓率也是非常高的。高血压虽然常见,但其

血压忽低忽高更危险

血压无论降与不降,只要忽高忽低、上下波动大,都会是个“无声的杀手”、“降压是硬道理”,但是不少人并不知道,血压只要波动大,都会使“杀手”的杀伤力更强,其结果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隐患。有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只要每天服降压药就“保险”了。有的病人每天早上口服一次短效降压药,如尼群地平、珍菊降压片,上午测血压正常了,但下午血压明显升高。有一个70多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压会引起什么病 高血压危象

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的,一般在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危象出现时会表现出: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血压正常也有爆血管危险

在中国高血压联盟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里,尽管血压被分为正常高值、一级、二级、三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五大类,但血压与心脑血管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是连续的。换言之,这五类血压对健康的危险性是相对而言的。如血压高的人相对于血压低的人危险性更大,但血压即使处于正常高值,也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与收缩压为120—129毫米汞柱的理想血压相比,在收缩压为130—139毫米汞柱范围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既

妊娠高血压的危害

妊娠高血压危害一:大脑调节功能丧失妊娠高血压会导致脑部小动脉痉挛,通俗一点说,就是会影响到大脑的一些功能,导致大脑组织缺氧或是水肿,更影响到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出现点状或局限性斑状出血。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抽搐的症状。妊娠高血压危害二:心脏衰竭妊娠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小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间质水肿以及点状出血坏死,从而使得心脏负担加重,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心脏衰竭。妊娠高血压危害三:肾功能

血压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高血压危险程度分级

血压的预后不仅与血压升高水平有关,而且与其他心血管存在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有关。 因此,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角度来看,现在主张对高血压患者做心血管危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 具体分层标准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比如123级高血压、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可以进行分层。用于分层的其他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大于五十五岁,女性大于六十五岁,

血压危害多

(1)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因为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会增加,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苏木杰反应),造成血糖波动。(2)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性。(3)低血糖反应如果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脑功能障碍。(4)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低血糖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

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血压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继发性高血压:由于某个脏腑疾病,内分泌疾病引起(如,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致血压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人体神经活动系统紊乱,而引起的多发于30 岁以上,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干呕、四肢发麻、失眠、耳鸣等;隐性高血压(大多为遗传):指血压高到140 以上人体无任何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等不适症状,犹如平常人一样,这种血压危险性最高,最容易出现突然血压升高,引起脑血栓、脑中风等;显性高血压:即血压

夜间血压高病人更危险

研究显示,与白天高血压相比,夜间血压异常增高对机体的损害更大,这可能成为血糖异常患者合并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发现血糖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患者,也应重视对血压的监测,特别要关注夜间血压状态,必要时每隔半年进行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一般来说,为了避免降压药物与人体夜间自控血压下降的时间相重叠,造成夜间血压过低而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血氧灌注下降,一般主张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