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荐的治疗痤疮的方法
中医推荐的治疗痤疮的方法
一、肺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泄肺热法
肺热痤疮,多由肺有宿热,复感风邪,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其症面长丘疹,状如粟米,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皮疹以鼻周围为多,亦可见于前额,间或有黑头粉刺,且伴口鼻干燥,大便干结,苔黄,舌红,脉数。当用上法。
宜用泻白散 (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目前,临床上多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治疗效果大大增强,目前多由原方去掉人参,加上黄芩和栀子。全方合用,共同发挥清泄肺胃之热的功效。肺胃热清,脏腑通利,痰湿散结,则粉刺得以消除。
二、血热引起痤疮,宜用凉血清热法
血热痤疮,多由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热伏营血所致。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面部潮热明显,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舌红,脉细数等。
三、胃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泻胃肠法
胃热痤疮,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其症面部丘疹,状如粟米,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间有黑头粉刺,以口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且常伴有口干口臭,饮食较多,舌燥,喜冷饮,大便秘结,脉沉实有力等。最宜上法。
中医推荐治疗毛囊炎的三个药方
秋季惹上毛囊炎试试中医治疗良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毛囊炎是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发病范围广,病因复杂,症状各异,治疗方法各异,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下面为大家讲述毛囊炎中医治疗偏方。
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型: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
2.阴虚型:证见素体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红,脉沉细。
【方药】
主方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重楼各15克,赤芍、天花粉各12克,当归尾、浙贝母、白芷、乳香、没药、皂角刺各9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血两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色淡红。可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或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方药】
主方托里消毒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生黄芪、党参各20克,当归、金银花、连翘各15克,白术、茯苓、赤芍各12克,皂角刺、白芷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伴有耳鸣,腰酸腿软,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肾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
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生地黄25克,山药30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天花粉、麦冬各12克,生黄芪2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推荐治疗痤疮的6款食疗方
1.绿豆薏仁汤
绿豆、薏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净,加清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沸几分钟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当茶饮。每天3-5次,适用于油性皮肤。
2.果菜绿豆饮
用小白菜、芹菜、苦瓜、圆椒、柠檬、苹果、绿豆各适量。先将绿豆煮30分钟,滤其汁;
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苹果分别洗净切段或切块,搅汁,调入绿豆汁,滴入柠檬汁,加蜂蜜调味饮用。每日1-2次,具有清热解毒、杀菌之功效。
3.海带绿豆汤
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各药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红糖食用。每日1剂,连用30日。
4.薏仁海带双仁粥
用薏苡仁、枸杞子、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80克。将桃仁、甜杏仁用纱布包扎好,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带末、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
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养阴润肤之功效。
5.雪梨芹菜汁
雪梨150克,芹菜100克,西红柿1个,柠檬半个。洗净后一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拌成汁。每日饮用1次。有清热祛火之功效。
6.大蒜白芨煮鲤鱼
配料:250克左右乌鲤鱼1条,大蒜3头,白芨15克。
制作:将鱼去鳞、鳃及肠杂,与大蒜、白芨一同煮汤,鱼肉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吃鱼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天。
功效:解毒消肿,止血生肌,适用于痤疮患者。
中医推荐治白带异常的偏方
中医推荐治疗白带异常的偏方
白带异常的防治,首先在饮食上要少食辛辣和油腻生冷之食品,应多食用一些益脾补肾和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莲子、大枣、山药、薏苡仁、冬瓜仁等。
脾虚和肾虚所致的白带质稀、量多,可选用扁豆、白果、蚕豆、绿豆、黑木耳、胡桃肉、淡菜、龟肉、芹菜、荠菜、乌鸡、乌贼骨、鸡冠花、马齿苋、石榴、桂鱼、赤小豆等进行食疗。以下是中医推荐的女性白带异常的食疗偏方,有此类烦恼的你可以选择食用。
中医推荐治白带异常的偏方
1、藕汁半碗,红鸡冠花3朵,水煎,调入红糖服,每日2次。适用于白带过多。
2、韭菜根适量,鸡蛋1个,红糖10克。将韭菜根洗净,水煎,调红糖煮熟后共食用。每日1剂,连服7天。适用于脾虚和肾虚引起的白带异常。
3、白扁豆250克。将白扁豆炒黄,研末,每日2次,每次6克,米汤送服。适用于白带过多。
4、墨鱼100克,瘦猪肉200克,淮山药10克,莲子4克。将墨鱼、猪肉切碎,与山药、莲子同炖。食肉饮汤。适用于阴道炎引起的白带异常。
5、鲜马齿苋200克,生鸡蛋2个。将马齿苋捣烂滤汁,生鸡蛋去黄,用蛋白和入马齿苋汁搅匀,开水冲服,每日1次。适用于霉菌性白带异常和白带过多。
6、冬瓜子90克,冰糖90克。将冬瓜子捣烂,加入冰糖,开水炖服。
中医推荐治疗小儿咳嗽偏方
秋梨白藕汁治疗一岁宝宝咳嗽,先准备一些秋梨,然后去皮核、再要一些白藕去节,切碎之后取汁,再给患儿饮用。咳嗽患儿可以吃芦根粥:用150克鲜芦根和15克竹茹,3克生姜和50克粳米。先煎前二种药材然后取汁,再加入米来煮粥,快熟时放入生姜即可。
杏仁糖治疗咳嗽:取一些带皮的苦杏仁和冰糖,两者分量要一致,然后研碎混合,制作出杏仁糖,让患儿在早服各服3克。核桃+冰糖+山楂水治疗咳嗽:用150克的核桃仁和200克的冰糖,50克山楂。核桃仁用水泡成浆,山楂熬汁后去滓,加入冰糖和核桃浆煮熟即可。
宝宝咳嗽还可以喝冬瓜子红糖水,用15克的冬瓜子,还要一些红糖,捣烂之后加入开水冲服即可,每天可以喝2次。此外,家中也可以备一些急支糖浆、先声咳喘宁、复方鲜竹沥及鲜竹沥等中成药。
激光能治痤疮吗
激光治痤疮
激光作用的皮肤组织可以治疗痤疮,同时刺激胶原蛋白的增生。激光机有效地集中于患部,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则不受传导热的影响,无损伤,安全可靠。由于每个脉冲传输的能量密度高,效果更好,大大减少了治疗次数。当然,激光手术也同样适用于额头痤疮。
除了激光手术外,你还可以使用药物治疗。编者为您推荐一下几款药品:复方珍珠暗疮胶囊、痤疮搽剂、痤疮涂膜剂、中医辨证施治等。
痤疮怎么治疗
1、中医治疗痤疮
痤疮的中医治疗是受到了广大的痤疮患者青睐的,尤其是受到女性患者们的欢迎,这是因为痤疮的出现与女性月经周期相关,它只是机体整体病变的局部体现,又因为中医注重身体内部的调理,坚持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副作用小,治愈后不易复发。因此中药调理、拔罐等治疗方法应用比较广泛。
2、物理治疗痤疮
物理治疗也就是目前常见的光治疗,其中临床疗效比较受肯定的是红蓝光动力,由于这种治疗方法对炎症明显的痤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它备受各大医院皮肤科青睐。这一治疗方法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作为辅助治疗所起的作用,因此它不仅是种辅助治疗,也是种独立治疗。
3、西医治疗痤疮
西医治疗上,痤疮的效果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抗生素治疗、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抗雄性激素药物治疗三种。由于这种药物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选择这种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时,患者一定要认清治疗方法的适用人群以及方法的效果好的适用时间,并控制好用药剂量。
中医推荐治疗乳腺增生的方剂
方剂一:消癖汤
柴胡15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茯苓20克,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30克。水煎两遍调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应去掉不必要的思想顾虑,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消癖汤中,柴胡、青皮、香附可舒肝解郁;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半夏、瓜蒌、贝母、茯苓、荔枝核、橘核消痰散结;穿山甲、丝瓜络软坚通络。诸药合之,使壅者通,郁者达,结者散,坚者软。药证相符。故获良效。
方剂二:乳核饮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剂三:乳块消汤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剂四:加味瓜蒌汤
辨证: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组成: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痤疮中医治疗
很多人进入青春期后,脸上不知不觉地起了很多疙瘩,有时还伴有痒痛有黑色的称为黑头粉刺。破溃或吸收后可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状疤痕。少数严重的红疙瘩可出现更大的软囊肿、脓肿,破溃愈合后留下比较明显的疤痕,使颜面皮肤凹凸不平,颜色深浅不一,十分难看。另外由于雄激素水平不同,一般男子患痤疮比女性严重,且更难治愈。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内服可用枇杷叶9克、桑皮9克、苦参9克、赤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6—10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凌霄花6克。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
也可用简便方法:
①白花蛇草15—30克,加水煎汤内服,每日或隔日一剂,一天二
次。
②仙人掌适量,捣烂,涂敷患处。每日2次。
③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各30克,蜂房10克,水煎汤待温后清
洗患处,每日2次。
④鲜槐叶、丝瓜叶各30克,捣烂,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