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到底重要么
阑尾到底重要么
有人讥讽说,阑尾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给外科医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源,因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因阑尾炎而不得不进行阑尾切除手术。但是,杜克大学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对此做出了反驳。
其实科学家早就认识到阑尾并不多余,因为它有着重要的免疫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各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其中免疫器官又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了骨髓、胸腺,对于鸟类来说还包括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阑尾恰恰属于黏膜免疫系统(又称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黏膜免疫系统指的是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下聚集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它们弥散地分布于肺及小肠粘膜固有层,或形成完整的淋巴滤泡,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这些淋巴组织内有B细胞、T细胞、浆细胞、巨嗜细胞等,当受到局部入侵病原体的激活,除了执行固有免疫功能外,还能活化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之一种),执行特异的免疫功能。
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免疫系统,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阑尾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虽然作用不算太大,却也决非毫无作用。所以,在杜克大学的研究之前,已经有很多临床医生对切除阑尾持保留意见,除非是急性炎症,非切除不可,一般情况以保留为宜。
阑尾炎的分类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平时说的阑尾炎只是一个泛指,临床常分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特殊类型阑尾炎。因为这三大类情况临床特点不尽相同。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占急腹症的首位。病情变化多端,诊断有时很困难。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多呈间歇性轻度疼痛、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感,常局限在右下腹。
(3)特发型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易延误治疗;穿孔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常伴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复杂严重。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慢性阑尾炎的检查
胃肠钡透和纤维结镜检查有一定帮助,回盲部钡透如出现显示的阑尾有压痛,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均为慢性阑尾炎的特征。
纤维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阑尾的开口及其周围的粘膜的变化和活检,尚可对阑尾腔进行造影,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可正常或略高,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升高明显,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1.X线钡灌肠检查: 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 也很重要,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
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慢性阑尾炎的表现有哪几种
慢性阑尾炎也是阑尾炎的一种,阑尾炎就是俗称为“盲肠炎”的疾病,我们要对阑尾炎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及时的判断这种疾病,下面就为您描述慢性阑尾炎的表现:
(1)间接体征:慢性阑尾炎的其他症状,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2)腹部疼痛:腹部疼痛是慢性阑尾炎的症状之一,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这是慢性阑尾炎的表现之一。
(3)腹部压痛:腹痛是慢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4)胃肠道反应:肠胃不适是慢性阑尾炎的症状之二,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这也是慢性阑尾炎的表现。
以上就是慢性阑尾炎的表现,阑尾炎虽然治疗,但是如果不及时的发现还是引起严重后果的,所以要对慢性阑尾炎的表现有所了解。如果您还有不明白,可以咨询在线专家为您解答。
阑尾炎是怎么引起的
1、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是诱发阑尾炎的重要因素。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经常食用生冷或是不洁的食物,很容易就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影响阑尾的血循环和排空,为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不引起重视,很容易就会诱发阑尾炎。
2、阑尾管腔梗阻
阑尾炎多半是因为阑尾管腔梗阻而引起的。据了解,在阑尾狭窄的管腔内如果出现了粪石以及食物残渣和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就会导致阑尾发生损伤,继而出现肿胀以及扭曲的症状,久而久之便会形成阑尾炎。
3、急性炎症感染
急性炎症感染是引发阑尾炎的重要因素。实际上,阑尾壁上存在着丰富的淋巴组织,而病菌可以经血液循环进入阑尾部位,进而引发急性感染,使病人出现阑尾炎的情况,最终引发红肿以及疼痛的症状表现。
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有什么不一样
急性——开刀了事 慢性——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诊断:慢性阑尾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的病因很多,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病史 反复发作者的以往急性阑尾炎病变多较严重。病史询问中应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如曾并发阑尾炎脓肿或炎性包块史者,诊断价值更大。 、
2.有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疼痛和压痛 阑尾壁增厚、管腔狭窄、排空受阻易诱发急性感染或有残余感染,常引起右下腹痛和压痛。慢性阑尾炎引起腹痛和轻压痛的部位应与以往急性阑尾炎时相同,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3.X线钡餐检查 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尤在无典型的发作史时,钡餐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尚可排除其他病变。慢性阑尾炎的X线征象为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可根据回盲部显影的位置来判断压痛点与阑尾之间的关系。
诊断慢性阑尾炎并不容易,其确诊必须建立在排除一切可以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疾病的基础上。因此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应持慎重态度.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看懂了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的关系,也更进一步从各个方面了解了慢性阑尾炎,不管怎样,慢性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都是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的,所以对于发现了的话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早的治疗,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得了慢性阑尾炎必须做手术吗
首先,人们应当了解,阑尾炎也是分为几种类型的,不是所有的阑尾炎都需要外科手术。阑尾炎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阑尾炎中又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周围脓肿等。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只是粘膜下的充血肿胀,肌层轻度炎性细胞浸润,是最轻的阑尾炎,表现只是局限性右下腹痛及触痛,体温和血中白细胞都正常,这型阑尾炎大都可用抗炎治疗或中药治疗很快痊愈。此期间的阑尾炎用654-2口服或肌注都有明显效果,甚至单用654-2口服或肌注都有明显效果,甚至单用654-2即可治愈。当然,其中也有的效果不好而转为化脓性阑尾炎或坏疽穿孔,因此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化脓性阑尾炎时除局部症状明显,右下腹疼和压痛的范围扩大以外,全身也有体温升高,血中白细胞大于10.0×109/L。这种类型阑尾炎大都是手术的适应证,但用中药或针炙也有不少治经验。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当时当地的条件,不能一概而论,坏疽就是阑尾的血运已发生障碍,临床表现是疼痛剧烈,体征明显,全身症状重,几乎都会发生穿孔及腹膜炎。这各类型的阑尾炎一般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尽快切除病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成门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穿孔性阑尾炎是最重要的阑尾炎,需要指出的是不少阑尾炎一旦穿孔,腹痛可以穿减轻,这不是好转的表现,而是病情的进展,千万不可麻痹大意。此时应尽快手术治疗,切莫贻误时机,当然,既使这种严重的阑尾炎也可以用中药治愈,但一定要在医院里由医院进行严密的观察治疗,一旦保守治疗无效,及时手术。
急性阑尾炎以后又多次发作右下腹痛,而无全身症状或周围血象的变化,或无急性发作史而经常右下腹疼,经过一些检查排除了其它器官系统疾患的,则可能是慢性阑尾炎。对于这种类型的阑尾炎,由于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以手术切除阑尾为最佳的治疗选择。
近年来,由于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阑尾既不是多余的累赘,也不是简单的退化器官,“天生我才必有用”,阑尾是人体中一个疫器官。它具有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前者转移至其它周围淋巴结组织后可分化为抗体生成细胞。它对维护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十分重要。阑尾切除后机体抵抗生成细胞。它对维护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十分重要。阑尾切除后机体抵抗力会下降,易罹患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更严重的,阑尾切除后癌症的发病率增高。国内学者报告1 119例癌症患者和400例非癌症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癌症组中作为阑尾切除术的98人占8.76%,非癌症组中作为阑尾切除术的14人,占3.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是阑尾切除术后好发的恶性肿瘤。
因此,不要小看阑尾,平时应注意饮令卫生,不暴饮暴食,避免过劳,保护好阑尾使其免生炎症。即使得了阑尾炎,也应首先采用手术疗法,无效时再手术。
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胃肠钡透和纤维结镜检查有一定帮助。回盲部钡透如出现显示的阑尾有压痛、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均为慢性阑尾炎的特征。纤维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阑尾的开口及其周围的粘膜的变化和活检,尚可对阑尾腔进行造影,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1,X线钡灌肠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图1).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什么阑尾炎要特别重视
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老年急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急性阑尾炎的危害严重吗
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所以,阑尾炎虽极普通常见,但有时诊断和治疗仍较复杂和困难,故对此病应认真处理。
阑尾炎的发生原因有:①阑尾排空欠佳是阑尾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弯曲的盲管,开口细小,管腔又狭窄,而且蠕动极慢,以致阑尾管腔极易堵塞,常因粪块(石)、食物碎块、蛔虫或异物发生梗阻。②阑尾腔外的粘连、纤维条索、肿瘤压迫也会造成梗阻。③加之阑尾系膜短、阑尾扭曲、开口小,当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时,阑尾蠕动会反射性减弱,变慢,也会造成梗阻。此时细菌入侵管腔,乃引起炎症。
阑尾炎发生后,不同的发展过程呈不同的病理变化,可表现为: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③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④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如治疗不彻底,还可转成慢性阑尾炎。严重的病例可形成腹腔脓肿。肠壁或腹壁破裂而形成内外瘘、门静脉瘘以及肝脓肿等,患者可因此而死亡,所以患阑尾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阑尾炎不疼能不能查出来吗
一、检查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
1、血相: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到l.2~1.4万/mm3;并且中性粒细胞占85%~95%,如中性粒细胞增多至85%以上多反应病情较重,有时还可见中毒颗粒。但也有个别阑尾炎病儿自细胞上升不明显。
2、 对疑难病例应做腹腔穿刺,经镜检有脓细胞者,即可诊断。
3、CT可直接显示阑尾及周围软组织和炎症。 4、B超检查B超下正常阑尾无影像显示,超过≥6mm则可以确定阑尾炎诊断,阑尾腔的宽度增加,显示出阑尾周围脓肿的大小。
慢性阑尾炎的检查
1、X线钡灌肠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
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
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
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阑尾炎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去检查阑尾是否异常,可通过附近穿刺的方式来检测,有许多阑尾炎是因为阑尾炎发病不明显感觉不到,也是常见的隐藏性症状,针对阑尾炎不疼能查出来吗?其实是可以的。
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不同在哪
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慢性阑尾炎症状
1、腹部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2、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4、间接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患者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伴有寒战和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
慢性阑尾炎检查
胃肠钡透和纤维结镜检查有一定帮助。回盲部钡透如出现显示的阑尾有压痛、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均为慢性阑尾炎的特征。
纤维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阑尾的开口及其周围的粘膜的变化和活检,尚可对阑尾腔进行造影,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可正常或略高。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升高明显,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1.X线钡灌肠检查 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 也很重要,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
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阑尾其实很重要
澳大利亚墨尔本沃尔特伊莉莎医学研究所和法国马赛吕米尼免疫学研究中心的免疫学者联合研究发现,阑尾中的固有淋巴细胞对保护免疫力低下人群抵抗细菌感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沃尔特伊莉莎医学研究所分子免疫学专家加布里埃尔•贝尔茨发现,阑尾中的固有淋巴细胞能帮助阑尾储备有益菌群,这对维持人体内菌落平衡至关重要。
当人体肠胃感染甚至食物中毒时,人体内有益菌的平衡对于病菌病毒能起到很好的抵御作用,阑尾中的有益菌群不仅能够帮助维持这种平衡,也能在肠胃免疫细胞不足 时予以补充,犹如防卫人体健康的“预备役战士”。贝尔茨博士指出,阑尾对人体肠胃健康尤为重要。
但在澳大利亚,阑尾摘除手术十分常见,每年实施超过7万例。她呼吁大家重新审视阑尾的作用,它理应受到更多赞誉,而非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