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日常训练
尿失禁日常训练
1. 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摄入适量的液体 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 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 锻炼肌肉力量 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5.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6. 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7. 留置导尿 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压疮。
8.减轻造成尿失禁的诱因。
老人夜尿多如何缓解
1、睡前排空尿液:饭前、饭后及睡前完全排空膀胱。
2、训练排尿时间:排定排尿时间表,白天每两小时一次,夜间每四小时一次,透过时间表经常训练排尿时间,对膀胱功能运作有很大的帮助。
3、晚饭后少喝水:晚上八点前喝200-250cc的液体,晚饭后尽量少喝水。
4、避免利尿食物:减少有利尿效果的食品摄取,如咖啡、茶、可乐及酒精类饮料。
5、减少安眠用药:安眠剂、镇定剂及酒类尽量少用,因为它们会降低想排尿的感觉,而增加尿失禁可能,特别是在夜间。
6、强化骨盆底肌:女性强化骨盆肌肉的运动,可以帮助支持膀胱。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怎么治疗好
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六味地黄丸、人参生脉饮口服液,治疗时间长
传统注射治疗:复发高、治愈低
传统手术治疗:经阴道进行手术治疗,风险高、复发也高
UI生物超微介入治疗:国内最新疗法,能全面修复受损组织,彻底治愈,疗效短且不复发
压力性尿失禁日常预防方法
1.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败、压力和烦恼,学会自己调节心境和情绪。
2.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研究证明,更年期绝经后的妇女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时可防止尿路感染其它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寝平卧后,各做45~100次紧缩肛门和上提肛门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
5.妇女生小孩后要注意休息,不要过早负重和劳累,每天应坚持收缩肛门5~10分钟。平时不要憋尿,还要注意减肥,如果有产伤要及时修复。
6.饮食要清淡,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
7.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阴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时有块状物突出外阴,阴道分泌物有异味或带血,排尿困难、不顺畅,尿频或失禁,腰酸、腹坠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防止盆腔器官脱垂。
怎么预防尿失禁
1、少喝某些饮料,尤其是少喝咖啡。
2、规律排尿,甚至要预防性排尿,同时逐渐降低排尿的频率。
3、治疗便秘,因为便秘会导致尿失禁。
4、如果你的BMI超过25,那么请考虑减重。研究者发现,肥胖且罹患应力性尿失禁的女性在减重过后,可让尿失禁的症状降低65%。
5、维持背部与腹部深层肌肉的健康与耐力。有尿失禁的人通常下背疼痛的比率也比较高,不过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清楚厘清。
6、进行骨盆底肌肉的再训练,并且把这些再训练的动作排进你的暖身活动里。
7、向会阴部再训练的物理治疗专家寻求咨询。
女性尿失禁治疗方法
(1)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已为众多的荟萃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所证实。此法方便易行、有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缺乏长期随机对照研究。
目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方法,共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
盆底肌训练也可采用特殊仪器设备,通过生物反馈实施。与单纯盆底肌训练相比,生物反馈更为直观和易于掌握,疗效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并有可维持相对长的有效持续时间。
(2)减肥
肥胖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明确相关因素。减轻体重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肥胖女性,减轻体重5%~10%,尿失禁次数将减少50%以上。
(3)可选
① 戒烟:吸烟与尿失禁相关的证据仍不充分,有证据显示吸烟能增加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但目前却无证据表明戒烟能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② 改变饮食习惯: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饮水量,咖啡因,酒精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有明确关系,但改变饮食习惯可有助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程度。
(4)电刺激治疗
原理:①电流反复刺激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的收缩力;②反馈抑制交感神经反射,降低膀胱活动度。
疗效:报道差异较大,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
副作用:阴道感染、出血、会阴部不适及皮疹等,部分患者不易接受。
(5)磁刺激治疗
原理:与电刺激治疗原理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治疗是利用外部磁场进行刺激。
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主、客观症状。但应用时间较短,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副作用:尚无有关并发症的报道。 手术治疗 1 改良型TVT-O微创吊带术 是在TVT吊带术的基础上,经童晓文教授改良设计的符合中国国情尿失禁的术式,该手术选择更安全的经闭 孔膜路径,避开可能损伤膀胱的耻骨后间隙路径,减少了损伤、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手术过程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 并发症极少、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近年来已得到国际泌尿外科界、妇产科界的注目。
打喷嚏尿失禁怎么办
1、良好的生活方式。减肥、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行为对于缓解打喷嚏尿失禁有帮助。
2、盆底肌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此法方便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3、药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但是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前一定要咨询清楚。
4、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 、严重影响生活的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病变严重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并非毫无风险,但是风险发生率较低。
大人尿裤子不要怕羞
小孩尿裤子在大人眼中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大人“尿裤子”让人看起来就不正常了。这不,生完孩子不久的郑女士,居然跟儿子一样每天也会“尿裤子”,这让郑女士非常的害羞。
大人“尿裤子”?!说出来往往会被一些人嘲笑,郑女士非常不好意思地说:“那么大人了,怎么还有这毛病?是否有办法控制或治疗?”殊不知,尿失禁这一现象其实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它既是妇女的多发病,又是常见病。有的人是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厕所的路上裤子就尿湿了……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轻女性应该重视自己身体出现的这类问题,疾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尿失禁既能预防,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或者治愈,及早求治才是首要之选。
尿失禁是一种症状,指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女性常见的尿失禁有三种情况: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也叫张力性尿失禁,是妇女中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是指当咳嗽、喷嚏、大笑、起立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急迫性尿失禁指突然想小便,并且感觉特强烈,好像马上就憋不住了,往往这种情况发生时来不及上厕所就已经尿湿了裤子。最常见的起因是尿路感染。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通常在女性中同时存在,也就是常说的混合性尿失禁。
治疗尿失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又分药物治疗、理疗和功能锻炼。但以上方法只适用于轻度尿失禁患者,中、重度患者仍需手术治疗。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轻中度患者而言,首要的是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因为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简单易行、无创无痛、效果好又没有副作用,非常值得推广。盆底功能训练就是有意识有节律地做骨盆底肌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骨盆底肌的力量,并提高妇女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的能力。大多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过正确的盆底训练都有良好效果。对于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雌激素类药物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生物反馈治疗的辅助手段。重度尿失禁患者在通过盆底训练、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
在门诊中医生经常发现,通常尿失禁的病人不会去就医,而是自己扛着。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病人过于害怕或难堪而不愿和医生讨论这种问题,还有的是误以为这是一种老年化的正常反应,所以使得很多能被治愈或控制的病情拖延。其实,尿失禁既可预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愈,尤其是进行早期治疗。因此,一旦出现尿失禁,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通过肾病医生的讲解,郑女士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怀孕生小孩导致的自己尿失禁。幸好郑女士的尿失禁症状还比较轻,通过系统的治疗就治好了。
老年人尿失禁怎么办
人到老年,各种疾病都会慢慢的显现出来,其中尿失禁估计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了,那么老年人尿失禁该怎么办呢?
方法/步骤
轻度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通过日常锻炼来缓解症状。可做间歇性锻炼,比如排尿时可中间暂停2~3次再继续将尿液排出。
提肛训练,可配合着呼吸进行。病人坐、立、卧都行,深呼一口气,同时慢慢收缩肛门夹紧,屏气坚持5秒中左右。每天进行3次,每次连续提肛训练10下。
应该给老年人配备一个移动坐便器,放在老年人随手可以够得到的地方,在老年人有尿意时能够随手够到。
要减少老年人的思想负担,做儿女的要多和老年人交流,多陪伴老年人,不能嫌弃,让长辈们每天都有个好心情。
如果尿失禁情况严重的老年人,推荐去医院治疗。
小便失禁日常保健
1、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情。
2、防止尿道感染。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阴。若性交后发生尿痛、尿频,可服抗尿路感染药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愈。
3、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
5、妇女生小孩后要注意休息,不要过早负重和劳累,每天应坚持收缩肛门5~10分钟。平时不要憋尿,还要注意减肥,如果有产伤要及时修复。
6、饮食要清淡,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
7、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阴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时有块状物突出外阴,阴道分泌物有异味或带血,排尿困难、不顺畅,尿频或失禁,腰酸、腹坠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防止盆腔器官脱垂。
预防压力性尿失禁有高招
1、避免危险因素
据尿失禁的常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家族中有尿失禁发生史、肥胖、吸烟、高强度体力运动以及多次生育史者,如出现尿失禁,应评估生活习惯与尿失禁发生的可能相关关系,并据此减少对易感因素的接触机会。
产后及妊娠期间的盆底肌训练(PFMT)。
意义:产后及妊娠期间行盆底肌训练,可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时机:妊娠20周起至产后6个月间。
方法:每天进行大于或等于28次盆底肌收缩,训练最好在医生的督促指导下进行。每次包括2~6秒收缩/2~6秒舒张×10~15次。
2、选择性割宫产
选择性剖宫产可作为预防尿失禁方法之一,可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但选择性剖宫产时,还应考虑到社会、心理及经济等诸多因素。
尿失禁的处理办法
尽管尿失禁原因非常的多,然而85%—90%的尿失禁是可以成功治好的。治疗方法一般来用保守疗法。在大夫的指导下,学会怎样收缩直肠肛/门括约肌(缩腹提肛)。
经过肛提肌锻炼,可强化骨盆底部肌力,体会出怎样让尿道肌肉收缩,达到从新增强控制尿道肌肉的力量,这叫生物反馈法训练,每次1h。通常训练3次就有效果,病人就能够学会随意收缩或者控制尿道口的肌肉,而在必要场合及时运用效果非常好。
假如对中老年女士效果还不够理想,可给予少许雌激素以提高尿道张力、增加阻力,防止尿液外溢。如仍不见效,则可以依据病因实行手术疗法,一定不要因观念保守,不好意思告诉子女而不去求医,不但在精神上增加压力,还可以出现抑郁症,产生孤独感,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与皮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