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低血糖发作时应急处理方法

低血糖发作时应急处理方法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

低血糖患者的应急措施

低血糖患者无法预知何时会发生低血糖,不论在任何时间和地方,如在家中、办公室、大街上、驾车时或在沙滩上等,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

一旦低血糖反应发作时,患者应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尽快进食糖类食品或饮料。治疗一般低血糖反应的应急措施是食用含有15~20g葡萄糖的食物或饮料。

下列是含有15~20g葡萄糖的食物分量:280~380ml可乐,250~340ml橙汁,210~280ml橙汁汽水,30g面包,3~4片b-d葡萄糖片。进食后宜休息10~15分钟,如15分钟后仍感身体不适,可吃些水果、饼干、面包等含糖食物。若低血糖反应持续发作,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疗室、急救站、医院进行抢救

低血糖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 mmol/L。

2.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

功能性低血糖发作该如何急救

一饿就发慌要警惕低血糖

如果一时没有定时定点的吃饭,马上就感到心慌、手颤抖。这样的人高度考虑是功能性低血糖症状。为什么饿了就会有低血糖症状?医生解释:是由于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或时间延迟,使得食物吸收高峰过后血中仍有过多胰岛素,以致出现低血糖。功能性低血糖一般发生在早餐后3~5小时,不可思议的是早餐吃得越多,越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引发功能性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目前认为可能由于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引起的。患者进餐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较少,低于正常人;当血糖逐步达到高峰时,胰岛素的水平却未达到高峰。当血糖逐渐下降时,胰岛素的高峰来临了。此时体内的葡萄糖已大部分被消耗,出现了胰岛素的相对过多,因此产生了功能性低血糖。

功能性低血糖好发中青年女性

功能性低血糖好发发生于中青年女性,最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好发功能性低血糖的人,外表看起来丝毫不瘦弱、或营养不良。可就是这样略显丰腴的人,才是功能性低血糖的多发人群 。因此,一旦突发低血糖,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低血糖的症状,结果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它已经伤害了人们的健康,低血糖严重的时候可引起休克,因此需要引起注意。

一饿就发慌要警惕低血糖

如果一时没有定时定点的吃饭,马上就感到心慌、手颤抖。这样的人高度考虑是功能性低血糖症状。为什么饿了就会有低血糖症状?医生解释:是由于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或时间延迟,使得食物吸收高峰过后血中仍有过多胰岛素,以致出现低血糖。功能性低血糖一般发生在早餐后3~5小时,不可思议的是早餐吃得越多,越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引发功能性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目前认为可能由于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引起的。患者进餐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较少,低于正常人;当血糖逐步达到高峰时,胰岛素的水平却未达到高峰。当血糖逐渐下降时,胰岛素的高峰来临了。此时体内的葡萄糖已大部分被消耗,出现了胰岛素的相对过多,因此产生了功能性低血糖。

功能性低血糖好发中青年女性

功能性低血糖好发发生于中青年女性,最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好发功能性低血糖的人,外表看起来丝毫不瘦弱、或营养不良。可就是这样略显丰腴的人,才是功能性低血糖的多发人群 。因此,一旦突发低血糖,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低血糖的症状,结果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它已经伤害了人们的健康,低血糖严重的时候可引起休克,因此需要引起注意。

功能性低血糖发作该如何急救?

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应立即停止工作休息,这个非常重要。症状较轻的患者,马上进食10~15克糖即可纠正低血糖。进食液体的糖最好,比如红糖水、可乐或是葡萄糖片等更易于被吸收的。做了初步的应急处置后,要在15分钟后测患者血糖。如果血糖依然低于3.9毫摩尔/升,要重复第1步,并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生帮助。

通常情况下经过急救,患者症状可迅速缓解。但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消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白梅特别强调,严重的低血糖患者会出现昏迷或是意识迷糊的情况,难以进食,此时应迅速送往医院,为其静脉注射葡萄糖,并由医生根据其具体的情况采取急救措施。同时,由于低血糖还能引起突发性的精神异常,因此患者低血糖发作,在危机解除后应及时查找病因,对症治疗,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低血糖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第一步 确定是否低血糖发作根据低血糖发作症状及发作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可以诊断。

第二步 空腹低血糖发作还是餐后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初步确定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

对于已确定为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首先要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若是进餐后发作的低血糖,多数情况下是功能性的。系因食物剌激下,迷走神经兴奋,胰岛β细胞释放过多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相反,空腹发作的低血糖,说明胰岛β细胞自主性地释放过多胰岛素,多为器质性病变。尤其要警惕β细胞瘤。

第三步 进一步确定餐后低血糖发作。

若低血糖发作于进餐后发生,宜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任意一次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证实为餐后低血糖;若所有各次血糖值均大于2.8mmol/l,应注意在5小时内是否出现低血糖临床表现。若有低血糖临床表现,宜重复进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试验过程中只要一次血糖小于2.8mmol/l,仍然确定有餐后低血糖。若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血糖始终大于2.8mmol/l且无低血糖表现可视为正常。

第四步 寻找餐前低血糖发作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空腹出现的低血糖样症状时首先怀疑β细胞瘤,其次应排除胰外病变引起的低血糖。

先进行饥饿试验。饥饿1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大于2.8mmol/l延长至72小时,同时定期采血测胰岛素及葡萄糖浓度并计算胰岛素(μu)与葡萄糖(mg/dl)之比,即i/g之比。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大于2.8mmol/l可视为正常,随访观察。

若i/g在0.3以上,不论血葡萄糖浓度是否低于2.8mmol/l均应疑及β细胞瘤。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小于2.8mmol/l应根据有无饮酒史、营养物摄取情况、肝功能检查结果排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肝衰竭所致低血糖。若无上述病因,应寻找胸腹腔恶性肿瘤的证据,排除这些肿瘤产生胰岛素样物质所引起的低血糖。

此外,还应注意检查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排除席汉-西蒙综合征、阿迪森病所致低血糖。

第五步 进一步确定β细胞瘤。

在实验室检查发现低血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i/g比例大于0.3。

低血糖怎么调理

低血糖发作以后我们需要迅速处理,通常根据低血糖的症状,比如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手抖等等,可以初步判断低血糖的发作可能,然后用快速血糖仪测指尖血糖,非糖尿病的病人血糖低于2.8,糖尿病的病人血糖低于3.9即可判断,接下来迅速供糖,给予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者含糖水果、饼干、面包等等,在这些处理以后,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就可以迅速缓解。

低血糖发作时应该如何急救

对于低血糖患者来说,除了出现眩晕意外,严重时更有昏迷,休克的可能。学习低血糖的急救技能,对于低血糖发作时的突发状况很有帮助。接下来就跟随专家的讲解一起来学习一下低血糖发作时应该如何急救。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4.0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诊断标准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 /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

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等;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低血糖发作应该如何急救?

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知识的科普在于帮助所有人。对于低血糖发作来说,并非是我们简单的认为摄入糖分就可以解决的。通过上述文章的学习和了解,你是否对低血糖发作时的急救已经有了个简单的了解?希望能给你及身边的人带来帮助。

糖尿病患者的家属应注意什么

1、学习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常识,督促病人加强信心,配合医生治疗。

2、在饮食方面密切配合,符合医生要求,多样化,符合病人的口味。

3、督促病人做适当的运动或体力运动,在进行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4、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学会注射胰岛素。

5、督促或提醒病人定期去医院检查复诊。

6、了解低血糖的表现和应急处理,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如何采取措施。

7、细心观察病人的食欲,精神状态,判断病情好坏。

8、督促病人注意并发症的出现,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9、鼓励病人戒烟、戒酒。

与糖尿病人有血缘关系,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特别在35岁以上者,应尽量减少诱发因素,如肥胖,长期进食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高蛋白,体力活动过少等,定期检测血糖,发现及早治疗。

低血糖发作时应该如何急救

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糖尿病低血糖会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首先,低血糖会对心血管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如导致心率增加、脉压增加、静息期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等。低血糖的发生可损伤大脑细胞,引起司机的认知能力、反应能力低下,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其次,严重的低血糖可出现眼压突然下降,引起动脉破裂、出血。轻微的低血糖症状对日常的社会活动如学习、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记忆力无法集中、头晕等。

另外,一旦发生了低血糖,及时救治非常重要。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进食含糖食物而很快纠正,糖水、水果糖,果汁、水果等都能有效缓解症状。如仍不能缓解,则应到医院诊治。

糖尿病低血糖该怎么办?

低血糖的治疗方案应依据其发挥的频率、严重程度以及个体情况而定。

首先,低血糖的发作需由医师或糖尿病专业护士评定。轻度低血糖的症状及体征为:肥胖和衰弱、冷汗、四肢颤抖、紧张不安、兴奋、易怒及口唇、舌和手指刺痛等;中度体征为:心悸、脸色苍白、焦虑、进攻性和视觉模糊等;重度体征为:吐词不清、嗜睡和昏迷。

急性发作时应给予患者糖水或精炼糖。护士的主要责任是对患者、看护人员进行发作时症状的识别及治疗的教育。轻度发作的恢复应控制在15分钟内。在发作后的数小时内应多次检测其血糖,患者需由专业护士或有经验的血糖监测护士教授应怎样监测自身的血糖水平。中度发作时的治疗可能需要在15分钟后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给予未精炼的碳水化合物餐,如三明治、香蕉或一杯牛奶。一旦食物已被消化,患者必须立即进食,因为在第1次发作之后低血糖可迅速再次发作。

重度的低血糖发作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并予以静脉注射右旋糖及胰岛素。若发作到严重程度可导致患者失去意识,则须由护士经肌肉或皮下注射高血糖素。及时的治疗措施对于重度低血糖发作的抢救极为重要。

低血糖有什么症状

低血糖呈发作性,时间和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症状千变万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检查1.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mmol/L。2.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3.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一次。

低血糖发作时应该怎么办

一:治疗

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对于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对于药物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二:预防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低血糖的鉴别诊断

1、 是否β细胞瘤?

2、有无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以及胰腺α细胞的病变造成升血糖激素分泌不足?

3、 低血糖是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改变?

4、 有无急慢性肝肾疾患影响血糖浓度的调节?

5、 近期内是否使用过影响血糖浓度的药物?

诊断程序

第一步 确定是否低血糖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症状及发作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可以诊断。

第二步 空腹低血糖发作还是餐后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初步确定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

对于已确定为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首先要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若是进餐后发作的低血糖,多数情况下是功能性的。系因食物剌激下,迷走神经兴奋,胰岛β细胞释放过多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相反,空腹发作的低血糖,说明胰岛β细胞自主性地释放过多胰岛素,多为器质性病变。尤其要警惕β细胞瘤。

第三步 进一步确定餐后低血糖发作。

若低血糖发作于进餐后发生,宜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任意一次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证实为餐后低血糖;若所有各次血糖值均大于2.8mmol/L,应注意在5小时内是否出现低血糖临床表现。若有低血糖临床表现,宜重复进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试验过程中只要一次血糖小于2.8mmol/L,仍然确定有餐后低血糖。若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血糖始终大于2.8mmol/L且无低血糖表现可视为正常。

第四步 寻找餐前低血糖发作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空腹出现的低血糖样症状时首先怀疑β细胞瘤,其次应排除胰外病变引起的低血糖。

先进行饥饿试验。饥饿1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大于2.8mmol/L延长至72小时,同时定期采血测胰岛素及葡萄糖浓度并计算胰岛素(μu)与葡萄糖(mg/dl)之比,即I/G之比。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大于2.8mmol/L可视为正常,随访观察。

若I/G在0.3以上,不论血葡萄糖浓度是否低于2.8mmol/L均应疑及β细胞瘤。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小于2.8mmol/L应根据有无饮酒史、营养物摄取情况、肝功能检查结果排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肝衰竭所致低血糖。若无上述病因,应寻找胸腹腔恶性肿瘤的证据,排除这些肿瘤产生胰岛素样物质所引起的低血糖。

此外,还应注意检查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排除席汉-西蒙综合征、阿迪森病所致低血糖。

第五步 进一步确定β细胞瘤。

在实验室检查发现低血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I/G比例大于0.3。

低血糖的检查

1.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mmol/L。

2.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一次。

低血糖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 mmol/L。

2.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一次。

相关推荐

低血糖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血糖控制越好,并发症也就越少,但低血糖发生率也就越高。可以说低血糖是降糖药物使用中一个必然现象,不应引起过度恐慌,重要的是要病人提高对低血糖的识别及处理低血糖的频繁发生是危险的,严重的低血糖会使人昏迷,甚至会危及生命,但此情况多与患者未及认识和处理有关。低血糖症多有饥饿感、多汗、心慌、颤抖、定向障碍、突然无力等,在这些情况刚出现,稍进食物就能很快缓解。因此病人运动或外出

低血糖综合症的治疗办法

1、用药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查出胰岛素瘤应作手术切除。术前可用氢化可的或泼尼松(强的松),苯噻嗪类升糖药物如二氮嗪(diazoxide)或三氯噻嗪 (trichlormethiazide)。恶性胰腺瘤可用链脲佐霉素(streptozotocin)破坏胰岛β细胞,缓解低血糖发作,用法为 20~30mg/kg体重,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8~10次,总剂量8~9g。另一方法是将链脲佐霉素直接注入腹腔

低血糖的并发症有哪些

1、神经低血糖症群低血糖的最初改变是导致脑组织血流量的不对称性增加,灰质部分和右半球血流量增加更多。继之出现脑组织水肿,此可出现严重的神经低血糖症群。2、脑萎缩和痴呆若低血糖十分严重且长间未得到纠正,可造成大片脑组织坏死软化,致脑萎缩和痴呆。3、导致死亡低血糖最严重的后果是去皮质状态,导致死亡,侥幸存活者亦成“植物人”。4、心率加快低血糖发作,因交感一嗜铬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或窦性心动过速

低血糖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它对人体是有害的。实际上,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具体来说,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2、低血糖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3、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

低血糖的危害

具体来说,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2、低血糖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3、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最终可能精神失常、痴呆等。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基于以上情况,遇到低血糖,应

跑步想吐怎么回事 低血糖

如果在早上没有吃饭就进行晨跑,然后发生跑步呕吐,可能是低血糖导致的,低血糖一般会有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头晕想吐、精神不集中、行为怪异等症状。建议:在早上进行跑步锻炼,最好先吃一个香蕉或者喝一杯蜂蜜水补充能量。有低血糖病史的最好不要空腹进行运动,随身携带糖块、巧克力等甜食在低血糖发作补充糖分。

低血糖的危害

1、低血糖,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2、低血糖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3、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最终可能精神失常、痴呆等。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基于以上情况,遇到低血糖,应做好以下处理:1、病人若神志清

4个刻容易发生低血糖

什么是糖尿病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或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一兴起,运动量比平多一些,就会出现肚子饿、心慌、出冷汗的症状,马上喝杯糖水、吃两片面包,症状就缓解了。专家指出,这就是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是指血糖降得太低,一般临床上诊断的标准是指血糖 3.0mmol/l。轻微的症状有饥饿感、心慌、出冷汗、浑身无力、面色苍白、头晕、手抖等。严重的低

请问胰岛素过量,多长间可以释放完

如果注射胰岛素过量,一定要行动起来,处理低血糖。 1、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迅速进食至少10~1 5克可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3~5块糖果、2~3茶匙食糖、一杯含糖果汁,甚至白糖水或含糖高的饮料(雪碧、可乐)等,以阻止低血糖发展。必要在1 5分钟内重复一次。 2、如果低血糖发作离下次进餐还有较长一段间(1小以上),在纠正低血糖之后,还需进食少量吸收较慢的食物,如半个面包、几块饼干或一小块馒

​老年人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1、低血糖低血糖的病人发作很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症状。低血糖发作,血糖突然下降,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人体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就会容易出现出冷汗现象。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怕热、多汗是这一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同,它还伴有精神紧张、性格改变、难以入睡、多猜疑等症状。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为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经常会有异常的出汗现象发生。如果还有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