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部位不同应区别对待
上火部位不同应区别对待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的标准是“阴阳调和”,春节长假刚过,串门儿、烟酒过度、频繁聚会,很多人身体疲劳尚未缓过劲儿,又要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阴虚阳亢;再加上春季气候“生发”,气候冷热差异明显,更容易助长“内热”。
上火有很多种,牙痛、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小便赤黄、大便干结都是“上火”的症状。不同部位的症状,反映出来的身体功能异常也是不同的。
心火:“心为君主之官”,是人体的主宰,而心火则是温暖全身的主要热量内源。如果心火太旺,便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调理可用黄连、莲子心等药物清心泻火。
肝火:“暴怒伤肝,五志化火”,有些人心胸狭窄,沉郁寡欢,遇事心烦易怒,从而导致肝郁气滞而肝火上炎。表现为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胸闷胁疼。调理可用龙胆草、夏枯草等药。
胃火: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以致胃火炽盛。症状为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多以山楂、生石膏、铁树叶等药物泻胃火。
肺火:或因气候骤然变化,身体不能适应:或由于劳倦过度,消耗了超量的体内阴液,从而引发肺火亢奋,这在老年群体中是比较多见的。其表现主要是呼吸气粗、高热烦渴、咳吐黄稠痰,甚至痰中带血。中医多用黄芩、桑白皮、甘草等药物清肺火。
不同部位对症刮痧效果不同
1、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至10次。
2、刮脚底,缓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方法是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中央的涌泉穴。
3、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4、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剖宫产产后镇痛的不同应对措施
1.肌内注射
间断肌注阿片类药不能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从注射部位的不规则吸收,可导致血药浓度波动且不可预测。这种不规则的吸收使血浆峰浓度和达峰浓度的时间存在变异。血浆阿片浓度只有达到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才能缓解疼痛,MEAC在个体间存在2~5倍的变异。当按时肌注阿片时,在4h血浆浓度仅超过MEAC 35%。所以目前肌注不作为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而作为其他镇痛效果不全时的补救措施。
2.椎管内给予阿片类药物
椎管内给予阿片类药物可在剖宫产后有效镇痛,作用部位是脊髓背角的阿片受体。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都和脑脊液浓度有关,与血浆浓度无关。硬膜外阿片必须弥散穿过硬脊膜到达脑脊液,因此脂溶性越高,起效越快。从脑脊液的清除决定着作用持续时间。脂溶性高的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哌替啶、美沙酮等)很快被邻近组织吸收,因此脂溶性越高,阻滞节段越窄,持续时间越短,因为不能广泛弥散至硬脊膜和蛛网膜下腔。相反,低脂溶性的吗啡,起效慢但持续时间很长(1 2~24h)。吗啡在硬脊膜和蛛网膜下腔广泛分布,因此阻滞范围广。尽管起效和持续时间不同,脂溶性和水溶性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性能是相似的。使用吗啡可能有延迟性呼吸抑制,因为向头端扩散,影响了延髓呼吸中枢。尽管该并发症少见而且是缓慢发生的,产妇应该在给药24h内密切监测。脂溶性阿片不存在延迟性呼吸抑制,因为向头端扩散很少。剖宫产后镇痛,硬膜外隙吗啡优于肌注吗啡。硬膜外隙单次给予吗啡后,40%的产妇在12h需要追加阿片类药物。硬膜外隙吗啡镇痛效果好,但是副作用较多,如瘙痒、恶心呕吐等,有人报道,瘙痒率达45%,而PCA和肌注吗啡只有5%。
3.病人自控镇痛(PCA)
无论是PCEA或是PCIA都是目前剖宫产后最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如果是在腰麻或全麻下完成剖宫产,可选用PCIA。如果是在硬膜外或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可选用PCEA。
腰疼的病证鉴别
1. 腰痛与背痛、尻痛、胯痛
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同,应予以区别。
2. 腰痛与肾痹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来。
宝宝烂嘴角病因不同应对有别
细菌性口角炎:气候干燥时,皮脂腺分泌减少,口唇及周围皮肤易干裂,口角周围的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引起细菌性口角炎。
处理方法:要注意孩子面部的清洁卫生,如饭后及时给孩子洗脸擦嘴,抹上润肤霜。
核黄素缺乏:孩子如果缺乏核黄素,也会出现口角炎、唇炎等。
处理方法: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家长要多给孩子吃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动物的肝、心、肾,蛋、乳制品,绿叶蔬菜等。烹调中要避免核黄素的损失,如淘米次数不要过多,煮粥不要加碱、蔬菜先洗后切等。如果核黄素缺乏严重,可以选用B族维生素的膳食补充剂。
不良习惯:不少孩子有咬手指、咬铅笔等习惯,会刺激唾液腺分泌过多,使口角部位经常潮湿而引起口角炎。一些孩子因口唇干、痒时常用舌头去舔,舔上的唾液很快就蒸发掉了,结果越舔越干,使口唇干裂而发炎。
处理方法:家长应耐心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为孩子涂抹润唇膏。
特别提示:孩子得了口角炎,千万不能强行将结痂撕掉,这只会使病情加重。如果孩子的嘴角已经出现了渗液等现象,最好到医院诊断治疗。
卸妆时不同部位区别对待
卸妆它不仅除去皮肤表面的彩妆,毛囊内污垢,而且使皮肤酸碱度平衡,角质层软化,并增强新陈代谢能力。在专业美容院,清洁和卸妆是分开进行的。对化浓妆的人来说,首先应卸妆,即:眉,眼,唇及面颊两边彩妆的清洁。之后再用洁面乳霜或其它专业清洁产品在脸上大面积清洁。
干燥老化肌肤
对于较干燥老化的皮肤,应使用维他命含量高的植物性油脂制成的清洁霜,可使干燥皮肤清洁卸妆后,在皮肤表面形成滋润性的保护膜;再使用精华化妆水使皮肤柔软、平衡和滋润。在做清洁时,应注意手向斜上方打圈,并保持每个动作都起到提拉作用。切忌向下打圈,以免使已老化的肌肤更加松弛。含胶原的洗面奶、营养水也是干燥老化肌肤的首选产品。
缺水肌肤
缺水型皮肤应选用亲水性高、含保湿因子、不含油脂的清洁乳,可温和而彻底地清洁皮肤,使皮肤清洁后不至于流失过多的水分。清洁后使用平衡营养水,可平衡肌肤,减少黑斑。选择的日霜应是保湿滋润型的。
油性皮肤
油性、粉刺类皮肤,往往是亚热带地区最为普遍的肤质,尤其是年轻人属这类皮肤者为多。洁肤产品应选用含有消炎、杀菌、防腐成分的清洁乳,彻底去除皮肤污垢,再使用收缩水调理粗大的毛孔,以避免毛孔因皮脂的拥塞而有扩张粗大的现象。
不同人群上火部位不同
妇女易发心火
女性在春天情绪极不稳定,特别是更年期妇女,易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这主要是由于心肾阴阳失调而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数。
小儿易发肺火
有些孩子在春天动不动就发热,只要受一点儿凉,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体温立刻就会升高,令人防不胜防,苦恼不已。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小儿发热多是由于肺部感受外邪所致。小儿之所以反复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于肺部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
“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烦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且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口唇发红,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而快。
青年人易发肝火
青年人冬天蓄积于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如果遇到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碰撞,易引起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多种疾病。
一般来说,肝火旺盛时常伴有性急易怒,口苦咽干,眩晕头胀,痛在头的两侧或头顶部,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便秘,尿色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值得注意的是,肝火旺盛的年轻人禁忌大辛大热及海腥类食物,不宜吃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
中年人易发胃火
中年人往往因为事业以及家庭压力大而伤肝化火,火邪及胃,易发胃火。一般来说,有胃火表现为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多食善饥,口渴喜冷饮,伴有面红耳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热汗出,头晕目眩,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老年人易发虚火
老年人在春天肝阳旺盛,因为肝肾同源,所以容易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心烦,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阳痿早泄,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
不同部位不同养生效果
1.刮头部,提神醒脑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经交会的地方,头部经脉通畅,会使人精力充沛,脑血管、脑神经功能正常。因而常用刮痧板刮拭头部,可以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给头部刮痧时,可以把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当作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头皮有温热的感觉即可。刮的时候,如果觉得某个地方比较疼痛,可以在那反复刮拭几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减轻。
2.刮颈肩,活血舒筋
颈肩酸痛多是由于颈肩部气血瘀滞而导致的。刮痧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增进局部新陈代谢,使本来僵硬的肌肉放松,消除颈肩部的不适。
刮颈肩的常用方法有2种。
一是采用直线刮法,沿着后脑中央的风府穴、颈部中央的大椎穴刮下来,再刮左右两侧的穴位,每一侧可上下刮15~20次;
二是沿着后脑左右两侧的风池穴到肩膀左右两侧的肩井穴构成的弧线刮下来,每侧也可刮15~20次。
刮痧去火吗
“刮痧”或“揪痧”后,皮肤上出现的紫色瘀斑叫做“痧斑”,而拔罐后出现的那做“罐斑”。不管是“痧斑”还是“罐斑”,都多多少少,能反应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说,出现“痧斑”和“罐斑”,说明患者体内经络淤堵,受寒凉比较严重。
刮痧去火关键要看是哪里的“火”,部位不同,“火”的表现不同,要刮的穴位也不同,例如: 胃火主要表现出口干、口苦、口臭,肺火则浮现咽痛、咳嗽等咽喉不适,肝火表现为情绪烦躁、眼球充血,心火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
眼花加上眼红、烦躁易怒、舌红、脉弦,才是肝火大。吃退火的中药时间不能太长,以防苦寒伤阴。如确是肝火,刮痧可以。建议刮肩胛内侧的背部,5--12胸椎两侧最好。3日1次,刮4--6次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刮痧能去火吗的相关内容,现在刮痧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而很多人现在上火的时候如果不想吃药,就会用刮痧来去火。当然,刮痧去火只是其中的一步,更主要的是自己的饮食习惯需要改一改,不要吃的太辣,吃清淡点最好。
脊柱侧弯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根据侧弯部位的不同,应对脊柱侧弯的症状加以鉴别。
(1)侧凸:即部分脊柱棘突偏离身体中线称脊柱侧弯,有左侧凸、、右侧凸及S形弯,C形弯。
(2)后凸:指胸段脊柱后凸超过生理曲线范围者。
(3)鞍背:是指局部某椎体被破坏,椎体突然向后凸起。
(4)圆背:是指整个脊柱象弓一样向后凸起。
(5)畸胸:分两种,一种是胸骨向外突起,另一种是胸骨向内凹陷。
(6)旋转性(扭曲性):是因为腰椎横突一面高一面低或胸骨扭曲形成的,这种弯曲是最复杂,最难治的。